风波之后光环依旧
这位举报者就此提出质疑,两位民营企业家是怎样从安徽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变成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呢?
当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2007年4月,周光全调任安徽省第十届人大常委、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工委主任,直至2008年6月被免职,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于2008年3月和2008年1月任期届满,换届选举正值周任职省人大期间。
记者调查发现,从周光全案宣判至今已经过去了近5个月,但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这两位人大代表受到任何影响。
2009年1月7日上午,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安徽省人大官网首页“人大代表”栏目中发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团实有代表113名,何帮喜与徐顶峰分别位列其中。
在简单的代表信息中,47岁的何帮喜与41岁的徐顶峰似乎有着很多的巧合,同为安徽省无为县人,都是大专学历,所学专业都是“经济管理”。
何帮喜的名字还同时出现在了安徽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巢湖市代表团中,这份名单中总人数仅有47人,无为正是巢湖市的一个下辖县。
一个细节足以看出“这一光环”的现实意义。徐顶峰的企业新亚特集团网站集团介绍栏中,对于公司董事长徐顶峰给出的推介信息只有两项:安徽省青联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没有人知道“人大代表”的光环带来了多大的经济效益,但一个事实是,两人的生意的确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新亚特集团网站上,对于企业发展有着脉络清晰的表述,这包括从2001年开始不断有省级以上领导造访,被评为中石油优秀供应商,以亿元计算的投资大手笔连年出现,在国内主要市场建立直销办事处,不断以百亩为基准的征地扩展。
草根奋斗史
更大的相同也许在于两人草根出身而最终跻身社会知名企业家的奋斗史。
合肥市一位媒体记者介绍,在省内跑时政新闻的记者对这两位人大代表都十分熟稔,自己也曾多次采访过两人。
他的讲述大致还原了这两位成功者的“艰辛历程”:
“昔日揣着120元闯北京的打工仔,今天成为拥有上亿身家回馈乡梓的企业家。”这位记者说,很多媒体在对何帮喜的报道中,开篇之语常常是这段充满反差的人生浓缩。
上世纪80年代,何帮喜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学会了木工手艺。
1987年,他怀揣着仅有的120元以及赖以谋生的斧头和锯子,只身来到北京,从打短工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1988年,何帮喜开始帮人制作台球桌,两年后与别人合伙办了家生产台球设备的体育用品公司,挖到“第一桶金”。
1996年,他敏感地捕捉到国内保龄球热的机会,投资4000万元,在北京大兴大庄工业区创办北京希玛保龄球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并在短短几年内使“希玛”成为国内顶级品牌,将韩国、日本同类企业从中国和亚洲的部分市场挤了出去,而今销售收入早已过亿元,并且向多个产业发展。
徐顶峰的创业之路同样传奇
1989年,时年20岁的徐顶峰大专毕业,毅然放弃了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机会,到一家乡镇企业当了一名营销员。
1991年,徐顶峰大胆地承包了巢湖市无为县电力器材厂。次年,他又自筹资金创办了无为县特种耐热电缆厂。
十多年艰辛打拼,而今徐顶峰将一个年产值不过几十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超过10亿元,拥有资产8.8亿元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新亚特电缆集团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徽50强民营企业,2008年更登上《福布斯》杂志“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排行榜,位居第37位。
“两人的口碑都不错。”这位媒体人士介绍,每年两会,两人都会出现而且带来的议案也很有分量,还浸润着“草根情结”。例如,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何帮喜谈得最多的就是“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问题,特别是失业农民工返乡后的生存状态”。
关于徐顶峰的介绍中,也都会提到他修建希望小学、修缮家乡水泥路、捐赠英烈补助基金,以及资助贫困农民、伤残军人时,“都会慷慨解囊,真金白银地把钱拿出来”。
“他们能代表谁的利益呢?”
巢湖市的一名企业家认为,随着企业的扩张和财力的增强,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对参与政治的愿望日益强烈,这客观上是一种进步。但采用不光彩手段获取政治“光环”,担任各种社会职务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这无疑“走了调、变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