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在继续
卫生部的决定并不突然。事实上,早在2010年6月1日实施的生乳新国标(GB19301-2010)里就已经埋下伏笔了。新国标明确规定了“产犊后七天的初乳、应用抗生素期间和休药期间的乳汁、变质乳不应用作生乳”。另一方面,在关于乳粉的国家标准(GB19644-2010)里,又规定了原料中的生乳要符合生乳新标。这意味着,添加了牛初乳的配方奶粉又不符合乳粉的国家标准。
爱必达的工作人员介绍称,在目前的配方奶粉生产中,其工艺有干法和湿法两种,然而无论是哪种工艺都不适宜在其中添加牛初乳。“会破坏牛初乳的有效成分。”上述工作人员称。
不过,业界最为关心的则是牛初乳对婴幼儿的安全性。
“牛初乳对婴幼儿不是传统食品,也不是必需食品;而且,目前缺乏牛初乳作为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资料。”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5月8日再次强调。
“去年曝光了不少性早熟的孩子,是不是因为牛初乳引起的?”看到卫生部的这则公函,有人质疑称。事实上,关于牛初乳中是否含有激素这一问题,业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有资料显示,牛初乳的雌激素水平较高,第七天的牛初乳雌激素含量则为一般乳粉的5倍左右,此前几天的牛初乳则更高。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副主任苏宜香则表示,其实母乳也含有内源激素,国内引入牛初乳15年来,尚无案例证明,牛初乳会引起早熟。
“我们对于牛初乳确实也没有什么研究验证,一些相关材料也是参考国际上的。”对此,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奶业专家宋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考虑到澳大利亚将牛初乳作为补充类药物管理,新西兰则规定添加牛初乳的膳食补充剂类食品不得用于0至4个月婴儿,中国做出相关禁令则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