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6月24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中国奶业标准远远低于全球标准,标准制定被大企业所左右”、“维持现有标准将引发中国奶业信誉危机”……“中国乳业第一大炮”王丁棉日前在“南方巴氏鲜奶发展论坛”上开炮,质疑现行奶业标准太低。参与制定新国标的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对此进行还击,对新国标给予支持,称约70%的奶牛养殖和70%的牛奶都出自散户,主体养殖群体不能达标,降低标准势在必行。
争论之下,国内乳品企业则各行其是,光明乳业昨天向本报记者表示,继续采用老国标,维持高标准运行。而消费者对新国标则几乎骂声一片,有消费者表示将倾向于购买进口乳品。
标准高低争论
国标该降还是该升?
支持新国标:制定过程经得起推敲
尽管对新国标市场反对声一片,但仍有业内专家对新国标给予支持。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就是其中的一员。
作为参与卫生部修改牛奶标准的专家组成员,他的“国情说”虽频遭炮轰,但他却仍然坚持着这一观点。他认为,提高标准,倒逼质量提升,这样的想法不错,可如果脱离实际,就可能重创乳业。如果现在就要求按照乳业发达国家的标准来执行,那占总量70%的散养户绝大部分都要倒奶、卖牛、杀牛。奶源供应将更紧张,可选的优质奶源更少。
作为专家组成员,那达木德坦言,自己的观点完全站得住脚,在制定新国标过程中,他与专家组一同对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等牛奶主产区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在夏秋旺季,散户养殖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达不到2.95g/100g的标准,在细菌总数上,质量好点的也多达200万个。在他看来,正是因为约70%的奶牛养殖和70%的牛奶都出自散户,主体养殖群体不能达标,国家将标准降了下来。
乳业标准不升反降更深层次原因就是规模化养殖的滞后。“乳业标准要与国际接轨,就要快速实现规模化养殖。”那达木德说。但他指出,国内奶业的发展历程跟发达国家相反,发达国家从散户养殖到奶业合作社再到乳品企业,中国则是先有乳企再建散户,乳品企业和奶农处在利益对立面,加大了乳品产业化的难度。奶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从农户养殖的“小、散、乱”尽快实现规模化、优种化、集约化。
对于传得沸沸扬扬的乳业标准争论中常温奶和巴氏奶之争的问题,那达木德承认,巴氏奶是中国奶业发展的方向,但要考虑物流条件、冷链条件和储存条件,“巴氏奶在我国已经发展了10年,发展缓慢,在30%的占比内徘徊,常温奶仍占70%。受消费水平和冷链系统输送半径的限制,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城市适宜发展巴氏鲜奶,二线城市及广泛的其他区域比较适合继续搞常温奶。”
反对新国标:“国情说”完全站不住脚
6月23日,记者电话连线王丁棉,他针对卫生部修改牛奶标准的专家组成员、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的“国情说”一一反驳。
“中国国情并非是奶牛产不出优质奶,只要提高饲养标准和生产工艺,完全没有必要用降低标准来迎合。”对于那达木德提出的“七成奶农会因标准提高而杀牛”,王丁棉认为站不住脚。
在卫生部去年敲定的乳业新国标中,原奶细菌数允许最大值为每毫升200万个,而此前的标准是50万个,欧美标准在10万个左右。新国标还将生鲜奶源的蛋白质含量从原来的2.95%下调至2.8%,欧美标准则是3%以上。王丁棉认为这是一种倒退。“我国南北地区都有奶牛养殖业,其中上海、广州、福建等南方地区已经走上规模化生产的道路,大部分的奶牛场都做到原奶菌落总数每毫升少于50万个,蛋白质含量高出2.95%,而在北方,即使散户占据生产主力,生产水平较低,但也不至于70%的奶农就会因为标准提高而杀牛、倒奶,某些北方地区不能达标就降低标准是‘懒汉理论’。”
王丁棉指出,要提高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只要给奶牛吃上优质牧草,不出三五天其原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就会明显提高,这并不涉及养殖技术,而是生产态度。“北方地区很多奶农没钱买好的饲料、好的牧草给奶牛吃,是因为企业收购原奶的价格压得特别低,或小农意识在作怪,在奶中添加物质调高蛋白质含量后出售。”他指出,关键是政府不能调低标准来迁就。
至于奶业新标准将细菌标准调低的理由,王丁棉认为也不能从根本上照顾奶农利益。“细菌群落和农民的养殖技术没有任何关系,不是奶农做不到,而是企业的设施跟不上。”他解释说,在牛奶刚刚离开乳房的一瞬间,其菌落总数非常少,最多也不超过1万个到2万个,但之后能够产生一百倍之多的细菌,是牛奶加工环节落后引起的。“原奶可能在挤出来的一小时内没有迅速将其从30多摄氏度降低到4摄氏度,或等待加工时间过长,还有可能是工厂的牛奶桶等用具受到污染,使细菌大量繁殖。”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收奶站、加工企业人为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