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半岛酒店某种意义上是对于上海现在五星级酒店模式的一种反叛。”王连说,“我们未必需要非标准化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3月18日,位于上海外滩的半岛酒店开幕。中午,十来米的红毯就在酒店前铺起来。傍晚,酒店前的道路开始变得拥挤不堪:豪华轿车、出租车和运载宾客的大巴车拧在一起。穿着英式酒店制服的门僮堆满笑脸迎接红毯上走来的穿着各异的人,酒店正门喷泉的空地上,有三位戴着面具穿着羽毛舞衣手持羽毛扇的外国舞娘。
上海外滩的半岛酒店
对于外滩而言,这是一个奇妙的夜晚。你无法想象,端着香槟和可乐的四千多宾客挤满了酒店的公共空间,包括室内游泳池边上。王连是受到邀请的嘉宾之一,他任职于旅游局,是一名“星评员”,负责五星级酒店的审核和评定。见过不少大场面的他都不得不承认,并不是每家新开的五星级酒店都能操办得起这么大规模的开幕礼。
新酒店和老传统
抛开没有自主权的合约住客,对于一般入住星级酒店的商务客人而言,酒店本身往往是行程中最受重视却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项。这些客人们需要用最短时间在不同酒店的同样位置找到刷牙的杯子和毛巾,这些得益于酒店的星级标准的规范。但正是由于工业化模式在酒店设施和服务中的推广,钻进大堂的转门,经过不同的装修风格之后我们走进格局一致的房间,36平米是一个标准,房间里都有小冰箱,里面是收费的带酒精的饮料,无论哪个地方,都是服务生训练有素的露出八颗牙的笑容。
这是标准化时代不可避免的得与失。当然,越开越多的精品酒店或许可以弥补个中缺憾,只是来自大企业们的住客未必能享受到——入住大品牌的五星级酒店关乎公司的颜面,同时是雇员们的责任。
“如果一定要说,半岛酒店某种意义上是对于上海现在五星级酒店模式的一种反叛。”王连说,“我们未必需要非标准化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在整个采访中,无法避开的是香港半岛酒店的传奇。令人不解的是,人情和世俗竟然能参与到这家酒店的运营中,并在长达80年的时间里,成为一股从不懈怠的竞争力。郭敬文一开始从事的并不是酒店业,他现在的职务是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及行政总裁。半岛酒店对于很多香港人来说都一样,很少有人想到它会成为事业,却不能将它排除出生活,这也是上海半岛的野心。
“半岛首先是个地标,身边的朋友有人结婚,或者请吃饭,我们都会很自然想到它。有时候就是逛街累了,拐个弯就去等位喝下午茶了。”
下午茶会完整移植沪上,另外,他们打算带来的还有管理方式。“无论是非典时期还是金融危机,公司都不会裁人,酒店里很多老面孔,以前有一个叫陈伯的,他是在我们这里工作时间最长的员工,从十几岁开始当门僮,直到他去世前还一直是顾问。祖孙三代都在酒店工作的也有。”
除此之外,郭敬文几乎是花了一半的时间在讲解半岛酒店的设计和设施,对于外界传言的30亿投入以及酒店集团花费4亿元平整周边环境甚至迁走一座立交桥的大手笔,郭敬文给予否认。但是作为上海唯一拥有直升机停机坪的酒店,不难猜测集团与政府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
酒店的整体装修上有些刻意地复古,房间数也少,只有235间。在一楼还有一台老式升降机,是按照1930年代Schindler公司的古董升降机原装复制。在酒店筹备期间,集团主席米高·嘉道里在比利时一家电梯博物馆看到了老式升降机实物,可博物馆拒绝出售,嘉道里特意找到电梯公司,按照原型复制了一台。这个大型的“玩具”占用了一整块地方,还有两名专门伺候它的服务生,却只能将客人从一楼升到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