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DRAW THE SWORD, GENTLEMEN!
文/Linda 图片提供/本刊图片库
When wrestling becomes a kind of art, it is very close to friendship; and choosing fencing, actually, is a selection of lifestyle.
一柄剑,意味着许多,是勇士的象征,是王族的象征,也是绅士的象征。你无法想象一柄剑佩带在懦夫身上,这对于一柄剑而言,是莫大侮辱。而勇气、智慧、风度,这才是剑士广受尊敬的真正原因。银光闪烁的击剑场,试图向人们传递这样的信息:当格斗成为一种艺术的时候,它离友情已经很近;而选择击剑,其实就是在选择一种生活的方式……
我们去郊外吧
阿兰•德龙扮演的游侠“佐罗”凭借精湛的剑术,敏捷矫健的身躯和为民除暴的侠义行为,成为剑士形象的最佳代言人。欧美各国不少小说、戏剧、电影都有击剑情景的描述。电影《王子复仇记》、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一仆二主》、小说《基督山恩仇记》中都有精彩的击剑场面。一些国家的高级将领在重大社交场合也有佩带短剑的习惯,这可体现佩剑者的军阶,又给人以威武之感。
击剑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就出现了击剑课,在希腊、埃及等国家中的一些历史建筑和纪念碑上都可见到关于击剑的浮雕。而到了中世纪的欧洲,14世纪在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出现了一个令人炫目的骑士阶层,他们以精湛的剑术纵横天下,一时间上流社会趋之若骛,以致于发展到贵族之间解决纠纷,动辄拔剑相向,一剑定生死。决斗前双方选定助手、证人,组成仲裁并由他们商定决斗时间、地点、武器,处理善后事宜。如果用剑决斗,交锋前双方要举剑于眉间向对方敬礼致意,意思是“准备好了。开始吧!”——生死之争,也不失骑士风度,这些礼仪一直沿用下来。 而“我们去郊外吧”,也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挑战语言。
在剑术决斗这一方面最痴迷的莫过于法国人。1588年到1601年间,法国简直决斗成灾,20年里巴黎就有8000名贵族、绅士在决斗中毙命。似乎所有的法国男人都变成了敏感的斗鸡,一言不和,便以决斗分胜负。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为此发出禁令,甚至在1627年将一位公爵处决,却仍无法阻止法国人因为任何一点小事进行一场生死决斗——或许这是法国人天性中的浪漫主义在作怪?为了满足人们的决斗热而又不至于伤人,能工巧匠于是设计出一种轻巧、剑身呈四棱状的剑,击剑运动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