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不足 装备不够
北大高协在成立至今一年半的时间里,已经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生存的道路。“5月25日我们要举办首届北大杯高球邀请赛,虽然经费还没到位,但我们有把握解决。”即便如此,刘海峰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球场提供更优惠的价格,赞助商能够加大支持力度,“如果将来练一下午球只需要5元、7元,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同学乐于参加进来。”
相比于北大,很多新成立的高校高球协会,经费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北外高球俱乐部成立于半个多月前,“我们协会正在审批的过程中,还没有正式挂牌,现在拉赞助还不好拉,经费这一块比较困难。”宋松告诉记者,现在他们还没有一件球具,每次开展活动都是向北大高协请求装备上的支援。“我自己花300多元买了两支杆,每次也都是贡献出来给大伙用。”
[未来目标]
欲建全国高校高协联盟
刘海峰向记者表示,“北大的青年都是激情澎湃的,我们想做大事业。”将全国高校现有的高协联合起来,帮助有需要的学校建立自己的高球协会,是北大高协下一步着手做的工作。“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将借助高协联盟的影响力,来取得社会更广泛的关注与支持,来进一步推动高尔夫在大学校园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普及。”
刘海峰向记者透露,“10月份我们将向大体协、中高协和教育部等部门提起申请,申报成立北大高尔夫主席团,以北大的名义来举办更多全国性的大活动,组建起高校高协联盟。”
[业内看法]
高尔夫业发展需要大学生
从北大高协成立之初,就与之建立合作关系的天一高尔夫俱乐部执行董事毕剑萍说,“我们很愿意向这些大学生提供优惠,我们球场也需要这些大学生。”
毕剑萍认为,中国高尔夫行业的从业者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的问题,这对中国高尔夫长期的发展不利。“正如打高尔夫需要智慧一样,经营高尔夫的从业者同样需要文化和学识,大学生们无论只是单纯的打球,还是在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上会与高尔夫产生交集,他们的加入都将给高尔夫界带来更多的活力和生机。”
毕剑萍建议高校学生要懂得自我宣传,以争取更大的社会关注度,同时可以与球场开展更加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如果他们愿意来球场当义工,给我们球场的青少年队员办一些知识讲座、教他们学学英语,我们将非常欢迎,并愿意免费为他们提供练球场地。”
大学生打高球有益职业发展
中国高尔夫界资深前辈赵贻贤教授告诉记者,他1993年就曾在北大分校的体育必修课中开设了高尔夫课程,当时反响很好。赵老表示,“我是很支持大学生开展这项运动的,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将来的职业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赵老指出,目前大学生高尔夫社团的运营情况不太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比如北大要将草场改建为练习场,但由于多方原因而取消,这对孩子们是个损失。另外,球场提供的优惠不够多,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大,光凭这些孩子的力量,开展活动是有困难的。”赵老同时表示,高尔夫在中国毕竟是一项新兴的运动,有困难也是正常的,但它终究还是会向前发展,会被更多人了解和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