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关起门的瞬间,能够将所有的忙碌、喧嚣和算计拒之门外,能够懒洋洋地窝在沙发里晒着太阳、能够为自己留下一盏等待归家的暖融融的小灯,能够尽情享受那份无法被夺取的自由与踏实。
家,居也。
引申成为住宅和房屋的“家”,几乎成为记录上海城市变迁中,最牵动人心的关键词之一,并且被赋予新的含义——首先,它具有一定的形式,在四壁围墙的传统概念之外,它必须是一个有规模、有绿化、有配套的新式楼盘;它是城市建设的组合空间的核心,其他包括学校、超市、公共交通在内的所有项目,扮演的不过是随从的角色;此外,它给人的感觉是安稳的、值得长久拥有和依赖的,更关键的是,它是可购买的,并且是“我”的。
概念变化的深入人心,几乎与城市住宅空间的大规模扩展同步进行。回顾历史,1980年代以前,城市建筑空间的主角,是那些热火朝天的厂区、高高耸立的烟囱,以及飘扬着旗帜的礼堂,这些建筑的象征意义塑造了当时人们的心理图式:所谓生活,不在别处,而在工作,在生产劳动,地为床、天为被,处处皆可为家。
那时,对于房屋的概念,大都是几十平方的小房子,一家三代济济一堂,若是有人的单位可以解决房子问题,足以赢得艳羡的目光。这样的住房模式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改变。上海这座城市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住宅为核心的城市建筑模式快速扩展,新式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原本的老弄堂、老厂房的旧址处拔地而起,从多层、高层到别墅,从欧式风尚、英伦别院到soho和loft,住宅的形式日新月异,房地产开发商们也成为了这场城市巨变中的设计师。
城市变大了,对于地域的心理距离却缩短了,只因为迅速膨胀的私人空间跳出了居住概念的范畴,几乎涵盖了包括医疗、教育、交通等等在内的所有城市生活。20年前,浦东很远,10年前,闵行很远,而现在,这些地块上的商品住宅炙手可热。这种以住宅为基本视角的观看和认知模式逐渐放大,并且重新定义人和人的生活——人的生活乃是居住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定义或许还达不到海德格尔式的“诗意地居住”境界,但我们却清晰地看到整个城市的重心往社区偏移之后带来的变化,居家和住宅成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方式,并且无形地左右和吸引着人们投身城市发展的洪流,将大部分的收入和注意力投放到住宅上面——倾其所有也好,提前消费也罢,只为拥有“家”——在关起门的瞬间,能够将所有的忙碌、喧嚣和算计拒之门外,能够懒洋洋地窝在沙发里晒着太阳、能够为自己留下一盏等待归家的暖融融的小灯,能够尽情享受那份无法被夺取的自由与踏实。
想起了美国女作家白涅德夫人在《小公主》中对家的解释——家,应该是一个有温暖的地方啊!
为了拥抱这份温暖,我们,成为了买房者……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