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又出事。
8月29日上海,喜茶店员一个疏忽,错把陈列道具当饮料递给了顾客,导致顾客陈女士遭受洗胃之痛。#喜茶店员拿错饮料顾客喝下后入院洗胃#话题也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离谱的是,样品究竟是何物质?喜茶在较长时间里都给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错把道具当饮料给顾客
8月29日16时11分,市民陈女士通过喜茶微信小程序下单了一瓶双榨杨桃油柑和一杯烤黑糖波波牛乳茶,取茶地点为喜茶上海南翔印象城店(位于该商场一楼)。但由于店员操作失误,错将放在展示柜上的陈列道具递给了陈女士。
图片来源:@长沙政法频道视频截图
由于要赶着看电影,陈女士并没有仔细查看饮料。直到在观影中,陈女士打开双榨杨桃柚柑,喝了两口,发现有厚重的“油脂感”,此时细看,才发现瓶身上的“样品”字样。陈女士立即联系了喜茶门店。在陈女士提供的一段视频里,喜茶店员承认此为样品,非食物。随后门店员工立刻陪同了陈女士到医院就医,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和医疗处理。
多次提供的样品成分不同
“双榨杨桃油柑”样品里装的液体到底是什么,喜茶前后就给出了多个说法。
陈女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其间,喜茶店员一直无法提供样品成分。后来在问诊时,喜茶店员终于打通了供应商电话,口头转述样品内液体是“正乙烷”且无毒。急诊医生认为,由于无法明确样品成分,不能确认成分是否有毒,建议洗胃。
当陈女士准备洗胃时,喜茶方面表示拿到了供应商发来的报告,样品的液体成分是“正己烷”。陈女士猜测,之前的“正乙烷”应是店员将“正己烷”误读为“正乙烷”。
陈女士通过上网查询得知,“正己烷”也是具有毒性的。急诊医生则表示,凭单页无指向性报告无法确认液体成分,为了安全起见,仍建议洗胃。
22时07分,喜茶员工告诉陈女士的朋友,再次和供货商口头沟通下来,样品的成分不是“正己烷”,而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环聚二甲基硅氧烷”,但喜茶并没有提供检测报告。当时的陈女士已经完成了洗胃在抢救室输液。
8月30日,输完液的陈女士在14时左右离开医院。
在陈女士提供的聊天记录里,8月31日早上,自称是喜茶负责人的陈小姐在短信里告知陈女士,样品油柑瓶的内容物质为“液态硅胶”,并表示“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图片来源:@长沙政法频道视频截图
8月31日晚,陈女士和朋友一起去了南翔派出所报案。此外,据媒体从嘉定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南翔市场监管所接到投诉后,已介入调查。
对此,有法律人士指出,鉴于此次事件中的饮料样品并非食品,并不适用于《食品安全法》,建议消费者与责任方积极沟通,争取通过一个双方认可的赔偿方式达成和解;达不成和解的,可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喜茶致歉
事情曝光后,迅速引起了网友的注意。有网友认为喜茶的服务质量比起早期有所降低。也有网友表示,员工培训不到位所以出现这种低级错误,也希望其他品牌吸取教训。
9月3日,喜茶发布致歉声明称,喜茶愿意承担陈女士当前及以后的一切相关医疗费用。目前,喜茶已把同批次陈列道具送往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后,会第一时间同步给陈女士和监管机构。此外,喜茶全国门店已经下架同款陈列道具。
致歉声明全文如下:
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资本的青睐,一度让很多人认为奶茶生意“很好赚”,但其实并非真的如此。
对于新式茶饮来说,产品同质化是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只要有一款产品开始在消费者中流行,其他品牌都会争相推出类似的产品。因此,定期推出创新及优质的产品、提高消费者忠诚度的能力对于新式茶饮品牌来说尤为重要。
激烈竞争之余,新式茶饮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让外界较为担忧。
今年6月,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专项抽检结果显示,喜茶在微生物、糖类方面存在风险。而在2018年、2019年喜茶也均出现喝出“异物”等问题。
喜茶也曾多次致歉,称“让大家失望了”。2020年6月,喜茶曾就饮品检测出微生物污染道歉;2019年5月29日,有顾客在喜茶苏州圆融店的外送饮品中喝出苍蝇;2019年1月4日,喜茶西安赛格店被曝“垃圾爆满,环境脏乱差”......
不只喜茶,今年8月2日,《记者卧底“奈雪的茶”:蟑螂乱爬、水果腐烂、标签随意换》一文报道了“奈雪的茶”北京西单大悦城店、长安商场等门店存在食品加工卫生环境脏乱、食品原材料变质、篡改标签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
有顾客反映在奈雪店内看到虫子图片来源:大众点评App截图
新式茶饮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茶饮文化,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偏好,更紧紧抓住了Z世代消费者需求。“网红奶茶们”之所以会被大量关注,更多是因为其自带流量的网红属性,这既是其赖以起家的资本,也成为其确保安全责任的压力。消费者的健康利益不容侵犯。网红品牌“真诚道歉,下次继续”的问题,应该被重视起来了。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