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会决定你是不是领导者?

Kim
Kim
2017-12-15 11:51:22

近期,美国心理学家协会出版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我们长得很像我们的名字:关于名字刻板印象在人容貌上的体现”。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点拗口,换句通俗的话,意思就是你刚出生时原本长啥样,会随着年爹妈给你取的名字,渐渐改变。

 这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话,特定的名字会带来特定的面部特征。

 比如——如果你爸妈给你取名叫Bob,那么你很可能长成一个圆圆脸;如果你爸妈给你取名叫Tim,你相对可能脸会细长;如果你叫伊丽莎白,成年后你眼角和嘴角的皱纹相对比一般人少;而如果你叫Joy,那么这些皱纹可能就会相对多...

这些例子听起来好像是在瞎扯,但其实是有一些科学依据的,来自希伯莱大学的 Yonat Zwebner ,教授主导了关于“名字对容貌的影响”的研究。她发现,人们听到一个名字的时候,不会仅仅把它当做一个名字,而是一个文化概念。

 这个概念是人们基于名字的发音、它的含义、周围取这个名字的熟人,还有叫这个名字的名人等印象形成的,当人们拥有这个概念后,会认为叫这个名字的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容貌和性格特点...

比如,人们通常认为叫 Bob 的人天生开朗,胖胖的,有着圆脸。那么,那些被取了 Bob 这个名字的男孩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倾向于去实现周围人对他的期望,让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开朗,吃得更多,变得心宽体胖...

而人们通常认为叫 Tim 的人比较内向、保守,不善社交,脸型狭窄,表情严肃...那么基于人们对 Tim 的态度,男孩 Tim 在成长过程中也会慢慢变得像周围人像的那样...

这样讲起来,似乎起一个好听的英文名字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而现实情况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取了伊丽莎白的名字,变得像个漂亮的小天使,在这些取英文名的场景,你可能似曾相识--

貌似很多妈妈都喜欢用各种水果给自己的小女宝们起名字,一时间Apple、Peach、Grape满天飞。

而很多英文老师教过的学生名字也有高度的重合率,叫Jack的小男孩有5个,Tom有3个,Lucy有4个,而Vivian竟多达7个!

如果说上面的例子是没创意的表现,而有些情况好像更让人哭笑不得了,一起来看一下--如果王勃的英文名叫One bra,真的是笑哭了,如此说来,小南的英文名应该是叫做Sale nan(感觉有点难…)

那么当下的著名人物和地名呢?李开复 Carefully ?(得罪你了么..)、王健林Jolin Wang (蔡依林乱入~~)、第五大街the fifth avenue (五道口?)、格陵兰岛Greenland(那是青岛..)、珍珠港 Pear Harbor(蚌埠?)、纽约New York(新乡?)

“嗯,取一个好的英文名真的很有必要,否则会让你看起来很不了解西方文化。”

“每到春节,北上广的Mary、Vivian 和 David 陆续回家,变成了翠花、大妮和二狗子。”这是几年前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近些年,中国人爱起英文名这件事甚至成了一种现象,一种在其他国家并不多见的现象。且不论在外企工作的白领们工位上的姓名牌有多少是英文的,就连现在的小朋友,尤其是在国际学校就读的中国孩子,也是每人一个英文名。

所以,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英文名代表着什么?我们起英文名的行为,究竟反映了哪些固有的思维和价值?如果一定要有一个“地道的英文名”,应该是什么画风?

也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最近被而很多诺人玩得不亦乐乎的“取名神器”也成了很多想要拥有英文名的朋友关注的焦点。

在人工智能特别流行,各行各业都开始追求大数据的当下,一个拥有美国政府的统计数据,并对数据和个人特质进行精准匹配的网站应运而生啦。

除了数据的匹配,这个网站还能对于语音和语义作出理解,然后基于中文名字的发音量身定制出每个人的专属英文名,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叫Jack啦,听起来就觉得很赞呢!

 操作起来也非常的简单,只需要登录网站麦迪逊,输入性别和姓名,就可以出现逼格满满的英文名。

还有一个秘密忘了说,量身定制的供参考的英文名字还有好几个,分分钟避开英文名同质化雷区的同时,也不会只能想出烂大街的Kate、Lucy、Jack、Tom之类的名字了。

 比如,服务上的女性名字排行榜是:Chelsea, Sharon, Charlene, Jocelyn, Jamie, Janice, Johanna, Francesca

男性是:Jason, Jonas, Jasper, Alex, Joseph, Marshall, Christian

 很不一样哦!

当然,除了登录网站,也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麦迪逊英文取名”哦!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年轻人,中文名出现在各种证件档案中,网名成为我们在虚拟空间中的标签,而英文名则是工作场合或与国际友人交流时的重要名片——对于主体性涣散到了生活的各个不同领域,工作、生活、虚拟空间中都有不一样“自我”的现代人来说,英文名的重要性绝不低于中文名。

起英文名,为了图个方便?      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英文名相比中文名在国际场合中的确更好发音。由于我们从小学习的汉语拼音是为了方便学习而创造的,并不是一种国际通行的音标系统,因此根据拼音读名字,时常会让歪果仁陷入一种“我要怎么开口”的迷惑状态中。比如 q、x、z 这种发音,在中文和英文系统中的读法不同,按照英文读这几个音的时候会让人有一种舌头打结、欲哭无泪的感觉。

 再加上中文有音调,即使拼写正确,被英美国家的人叫出来依然感觉怪怪的。     从中文到英文,隔了一整个语言世界,在英语世界里突兀地出现中文,的确会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这常常让爱“随大流”的中国人感到不安。     

在工作中如果有大量涉外的业务,尤其是在外企的工作,中国工作人员的英文名就表示接受外国的,或者说国际通用的“游戏规则”。也就是说,不管你的中文名是翠花、二柱子还是狗蛋,在你被称为 Vivian、David 和 Michael的工作场合,你都是外国工作标准的执行者。     

甚至一些本土的公司,英文名也成了标配。比如百度,李彦宏在上下员工口中都是以Robin的身份而存在,甚至连内部邮件地址也是这样。相比起来,“李总”“李董”这样的叫法,仿佛就有一种乡镇企业领导的既视感,这是追求洋气的国人所避之不及的。     

所以说,英文名的确不只是一个新的称呼那么简单。更多时候,英文名也象征着人们在思维模式和言行举止上有意无意地向外国靠拢,一个新名字就像一种新身份,对行事方式有约规作用。

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时,是相当传统,甚至保守的。例如起名结果引起全国关注,甚至有博彩公司为此下注的,英国威廉王子的女儿夏洛特公主,她的名字就是传统起名法的最佳印证。小公主全名夏洛特•伊丽莎白•戴安娜(Charlotte Elizabeth Diana)。其中,夏洛特是爷爷的名字查尔斯(Charles)的女性对应名,同时也是公主的姨妈、凯特王妃的妹妹的中间名。而伊丽莎白则无须赘述,除了致敬自己的曾祖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伊丽莎白还是凯特王妃及她的母亲的中间名。最后毫无疑问,戴安娜是为了纪念小公主的奶奶,已故的戴安娜王妃。

中国人在起英文名时并没有如此深厚久远的起名文化传统,难怪不少老外在听到中国人介绍自己 DIY 出来的、有些光怪陆离的英文名之后会愣神半天。     

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需要一个英文名字,但如果需要的时候,有个适合自己的特点,又能寄托美好愿望的英文名字还是不错的。美国《Harpers Bazaar》杂志每年都会评出进来最受欢迎的英文名字,很有参考意义。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取名神器    麦迪逊    英文名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奢华私语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