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都市》的造型师Patricia Field
天生工作狂
B:你身兼数职,除了经营自己的时装店外,还长期担任设计师和造型师。对你来说,哪份工作是最有趣的呢?
P.F:我无法选出一个“最有趣的”,其实对我来说,同时做许多不同的事情才是最有趣的,因为那会让我时刻精力充沛。在我这个年纪,保持忙碌的状态很重要。
B:所以你一刻不停地工作,是吗?
P.F:是的,工作就是我的生活。又或者说,它是生命中一个我最喜欢的部分。我的社交活动和朋友圈子都是以工作为纽带联系起来的。
B:支持你不断工作的动力是什么?是对时尚事业的热情吗?
P.F:不能说是“热情”。热情意味着一种非常情绪化的东西,而我对待时尚的方式是理性多于感性的。
B:你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开店,经历了5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其中你最怀念的是哪个十年?
P.F:我最喜欢的时期应该是开店10年后,也就是说1970年代中后期。我认为我今天的风格就成型于那个年代,从那时起,我的店不再是一家随处可见的服装店,而变为一家有它自身风格的、能带给人启发的时尚概念店。
B:那时你的店里卖的都是什么样的产品?
P.F:起初都是些比较贵的衣服,大概有50%来自欧洲。在那个时期的美国,我猜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关系,人们开始倾向于“投资”高档并且经典的衣服,如果衣服上有设计师的商标就表示那是好衣服——这类想法在60年代是闻所未闻的。但是我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商品变得像潮流趋势一样,会渐渐失去它们的吸引力,因为首先,美元的汇率一直在变,其次,这些所谓的经典设计一季又一季地重复,它们没有变得越来越有趣,只是越来越贵。我不希望我的店是一间博物馆,人们来到这里大呼好美但却什么也不买。在这一前提下,我创造了leggings。
B:在此之前,莫非leggings并不存在?
P.F:是这样的。你知道Norma Kamali吗?她是一位美国设计师,作品走高端路线。1970年代末期,她设计了一条类似窄腿裤的裤子,口袋上装饰着拉链,这在当时算是新兴事物,从未出现过,问题是它很贵。我非常喜欢那种裤子的贴身轮廓,因此我想创造出一类更简单、更廉价的款式。不久,我找到了一种弹性面料,leggings由此诞生。那个时候,我定的价格是一条20美元。
B:现在你店里的商品都是谁设计的?
P.F:什么都有,我将我的店铺称为“浪漫的混沌”。我们代理了不少新晋设计师的作品,很多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去世界各地采购,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去土耳其为我的纽约店铺进货,那是在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我也曾常去巴西进货,那大约在1990年代初期;后来,日本和韩国成了我主要的采购目的地。我挑东西的原则是它们要物有所值,买贵而不实用的东西是蠢人才干的事。我不希望有人花了他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却买到了不值的东西。
B:你有没有想过把自己的店开到其他城市?
P.F:那样的话就不是我了。连锁店让其他人开就好。
B:不工作的时候你都做些什么?
P.F:我所谓的闲暇时间,大部分仍需要与人相处。对我来说,真正的闲暇时间指的是独处,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会看看书,听听音乐,我喜欢游泳。但我这个人还是不太善于给自己放假。我在迈阿密有套房子,每次我满怀期待地飞去那里,但才在太阳下晒了没多久,我就想回纽约了。B:近年你出现在亚洲的频率越来越高。
P.F:没错,特别是在这两年。过去,出于工作的需要,我去过多次日本,这两年我开始频繁地来到中国——北京、台湾、还有香港。我十分享受每一次旅行的过程。这一次在香港我住的酒店楼层很高,房间面朝大海,放眼望去,停泊着无数小船。当你看到那些流动的水,你会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我去过土耳其很多次,在土耳其中部有块地方叫博斯普鲁斯海峡,那儿也有很多小船,河水也是流动的。纽约就不是这样,虽然我们有两条很大很美的河流,但它们缺乏生命,因为它们并不用来运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