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遊宇在绘制汉光瓷瓶
2000多年来,瓷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光荣,china(英语,瓷器)成了中国的代名词;近100年来,瓷器却成了中国的耻辱与悲伤,在国外多数成了地摊货,中国陶瓷价格只是日本、德国、英国等国陶瓷价格的1/7。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遊宇,怀着振兴中国陶瓷的梦想,15年前毅然从大学辞职,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办陶瓷研究所。他呕心沥血研制独创的汉光瓷,开创了中国陶瓷的新时代。汉光瓷已被海内外公认超越了中国明清官窑瓷器,达到当今世界瓷器的最高水准。
1999年,在美国举办的陶瓷艺术教育年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称汉光瓷“选料之精、工艺之良、呈现之美,前所未见”。2000年金秋,在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赛暨博览会上,“汉光瓷”一举荣膺大赛金奖。此后,金奖与汉光瓷结下了不解之缘,截至目前,汉光瓷已获得海内外各项金奖20多个。
澳大利亚陶瓷玻璃专家Peter Crisp佩服地称赞,汉光瓷确是当今瓷器精品,当代世界几大名瓷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校长宫田竞平说:“汉光瓷使人眼睛一亮,堪称一绝。汉光瓷是中国的、当代的,汉光瓷的艺术语言则是世界的。”
汉光瓷以“白、透、润、纯”的高贵品质,达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既是日用品,也是艺术品。
2009年5月23日下午,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兴国宾馆会见了高雄市市长陈菊一行。会见结束时,韩正向陈菊赠送了名为“满地蓝叶红花”的汉光瓷花瓶。此前,汉光瓷已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日本首相等多国领导人。
世纪英才的成长之路
1954年,李遊宇出生在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洞庭湖畔——湖南省岳阳县的一个书香门第。这是一个与陶瓷颇有渊源的风水宝地。早在唐代,岳阳就以岳州窑烧造的陶瓷而闻名于世。当年研制“7501”主席用瓷时,湖南澧陵与景德镇一样,产品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李遊宇从小就沐浴在岳阳的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之中。自懂事起李遊宇就开始练习书法和绘画,读过私塾的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在回忆起热爱美术的起因时,李遊宇说:“当时就是凭着一种直觉喜欢画画,画山水、画荷花。”上初中时,12岁的李遊宇已被乡亲们称为小画家。到1973年高中毕业时,小画家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李遊宇当上了许市镇的文化站长,辅导农民画画、参加县里的各种农民画展等,更增添了他对画家的认同感。
此时的李遊宇,深受岳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化的影响。因为屈原与范仲淹,岳阳文化中拥有了一种上下求索、忧国忧民的情怀。多年之后,当李遊宇为中国陶瓷的耻辱而奋起时,他说,正是这种文化基因发挥了作用。
1975年,李遊宇被推荐上了湖南省轻工业专科学校(现湖南省理工大学)工艺美术专业,开始了正规美术学习。这期间,他开始师从于国画大师田世光的高徒李天玉学习国画,打下了坚实的美术功底。1977年,李遊宇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就读于陶瓷系。他因此得以师从一批中国美术界和中国工艺美术界最著名的艺术大师——吴冠中、于致贞、白雪石、庞薰琴等。在基础课阶段,李遊宇的目标仍然是成为国画大师。他不分昼夜地潜心习画,像着了魔一样,所有的节假日他都在故宫等地临摹名画,或外出写生。
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李遊宇一生。1978年冬天,被称为日本画国师的东山魁夷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由于画技高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学生们看后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当时中央工艺美院的老院长张仃见状后跟同学们说:“东山魁夷的画是很好,他吸收了很多我们中国国画的精髓。但是,你们都不能趴下,你们要站起来看,要有信心将来超过他!”
老院长的这番话,对李遊宇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以至一直深埋在他的心底。他因此形成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学习前人,但不迷信权威;继承传统,但不为传统所累;吸收外来文化,但绝不简单模仿——对自己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大学三年级,陶瓷专业课开始了。这是李遊宇接触陶瓷的开端。此前陶瓷对他来说只是坛坛罐罐,没什么感觉。幸运的是,他初识陶瓷就有幸成为中国陶瓷界一批泰斗的弟子。造型大师杨永善、装饰大师陈若菊、设计大师张守智、陶瓷史大师叶喆民等中国最权威的陶瓷大家,都成了他的启蒙老师。当年,正是这批大师奠定了中国陶瓷教育的坚实基础。
陶瓷课是李遊宇转向陶瓷大师梦的开始。瓷器是中国独有的发明创造,至今已有3000年的辉煌历史,作为主流瓷器的白瓷也已经发展了1500年。在瓷器领域,先人们以创造性的智慧、超前的意识、领先的科技、无与伦比的技艺,烧制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瓷器,影响了全世界。
李遊宇越来越感受到陶瓷的魅力。他开始深深地热爱上了陶瓷。一个新的梦想开始在他的内心深处悄然生长——要成为一个陶瓷大师,发扬光大我们的陶瓷事业。他逐渐地把身心都投入到陶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