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生,开创公共艺术新时代——2016年国际公共艺术奖研究员会议

时尚先生
时尚先生
2016-03-22 11:34:11
来源:风尚中国

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与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共同主办的2016国际公共艺术奖研究员年会于2016年2月28至29日在上海大学伟长楼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国际公共艺术奖”(IAPA)则是由中国《公共艺术》杂志和美国《公共艺术评论》杂志于2011年共同创立。该奖项是国际公共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为世界各地区正在开发中的城市提供公共艺术建设范例,引领公共艺术发展潮流。国际公共艺术奖旨在表彰在公共艺术的发展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家,并对全世界范围内场所营造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推动公共艺术文化的多样性,提高公共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尤其是地方重塑的概念,以丰富的形式和设计智慧来展现,对艺术家、策展人及政府管理都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为了建立全球公共艺术智库网络,促进国际公共艺术研究以及分享世界各地公共艺术信息,在2013年2月由上海大学资助成立了“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该协会主张通过评选、出版物、网站、媒体等方式,倡导公共艺术理念和优秀的公共艺术实践,促使世界各地的决策者关注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所针对的是生活中人和人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因此公共艺术与人、环境的关系甚为紧密。它不是单一的雕塑、景观艺术和环境设计等概念,它用艺术语言和方式解决公共问题,以智慧的方式解决包括环境的功能性问题、社会性问题,或者民族宗教信仰方面的冲突,特别是“地方重塑”概念的提出,以重塑物理空间、行为空间和社会空间,来缓解矛盾和冲突,使城市再生,充满新的活力,这是公共艺术的真正价值。

纵观前几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项的获奖作品,都体现了公共艺术以另一种特有的艺术语境关注着城市环境和城市未来的关系,表达了艺术家向社会传达艺术理念的新方法。同时以作品来阐述艺术如何参与社会,如何成为社区的生活实践典范,如何赋予建筑灵魂,如何与自然环境相联系。在当今新环境下的全球各大城市中,公共艺术是冷静和富有张力的力量呈现,并不断触发人们的思考。

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支持下,今年又迎来了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评选活动。截止到2016年2月,评选会共收到全球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推荐的138件作品案例,涵盖装置、建筑、雕塑、壁画、行为、活动、景观设计、空间规划等多种类型,均为2008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完成的。

本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研究员年会,传承了上一届的宗旨,进一步发挥国际公共艺术智库网络的积极作用,推动公共艺术学科的发展。来自14个国家的24位国际公共艺术协会成员、8名特邀评议员及其他高等院校研究者和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总结了前两届“国际公共艺术奖”评审和研究的经验,进一步推进公共艺术研究,探讨建立国际性公共艺术研究与交流平台,推动构建国际公共艺术专家智库网络。研究员们提交了公共艺术的线索和报告,分享当前在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以及改造,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中,公共艺术的实质性推动和指导作用的见解。并重点探讨和探究公共艺术研究方法及公共艺术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优化合作与工作方式,实现技术语言统一,提高工作平台效率,构建一流的国际公共艺术研究与交流平台。

持续两天的年会,来自全球七个地区(东亚地区、太平洋地区及东南亚地区、欧洲地区、非洲地区、南美地区、北美地区、中东及南亚地区)的研究员对各自地区的公共艺术作品案例进行了介绍,同时就公共艺术的相关属性、对象、范畴、标准、运作机制,以及全球性问题、区域性问题,以及它的文化价值、评判标准等等做了非常有意的讨论。在分享研究员们对公共艺术作品研究方法的思考与体会的同时,也着重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1.公共艺术研究的总体构架;2.公共艺术与地方重塑;3.公共艺术资料收集检索的具体方法。

正如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公共艺术》杂志主编汪大伟所说:“公共艺术是用艺术的语言和方式解决公共问题的独特的创作方式。它颠覆了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是从关注对象、创作方式、评价标准有着根本性的改变。公共艺术就是做地方重塑的事情。公共艺术遵循着并强化在社会转型、城镇化进程中从人文环境建设到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从人文关怀到人的幸福指数提升的作用,以实现地方环境、人文精神的重塑。”

 

 

关于国际公共艺术奖:

国际公共艺术奖(IAPA),由中国《公共艺术》杂志和美国《公共艺术评论》杂志于2011年共同创立。该奖项是国际公共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为世界各地区正在开发中的城市提供公共艺术建设范例,引领公共艺术发展潮流。

IAPA评奖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任何国家都可以申请成为主办方。“国际公共艺术奖”的评选活动不仅能够拓宽公众视野,建立一个强大、广泛的全球公共艺术网络,也能促进公众更好地理解公共艺术概念,并积极参与公共艺术的建设。

首届评选会于2012年5月10至11日在上海召开,主办单位是由上海大学,相关议题是针对在2010年之后上海的城市空间面临的后世博的时代、城市的公共艺术、轨道交通的公共艺术,以及城乡结合的美丽乡村的公共艺术,他们之间相关发展的议题进行展开和讨论。

来自全球各大洲的公共艺术研究员,从2006年1月1日到2011年9月30日期间完成的作品中提名141件杰出作品,充分体现以艺术家为核心、突出“地方塑造”为特点的公共艺术项目,体现出优秀的专业水准、创新的设计理念和高超的建造技巧。并由评审委员会评选出入25个最佳案例以及6个获奖案例,并于2013年4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大学举行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仪式,同时举办国际公共艺术论坛。

第二届主办单位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进行主办。奥克兰大学议题根据“全球变化下的公共艺术与社会环境生态”的话题进行研讨的。

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将会在2017年由香港浸会大学主办。

提名案例

标题:巨像

研究员:加百利.瑞贝罗

区域:南美

 

*案例版权归《公共艺术》杂志和上海大学出版社所有

DOMA集团是由来自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艺术家们所组成的一个组织。他们通过模板印刷,城市设施,街道规划,创意竞赛进军当地的城市景观艺术领域。这个组织由艺术家Mariano Barbieri, Julián PabloManzelli, Matías Vigliano and Orilo Blandini组成。他们有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UBA)的视听设计,插画设计,平面设计的教育背景。

这个高压电塔差不多有150英尺高,一开始这个框架就像一个普通的高压线铁架,极其普通。但是不久他就展示出了他是以一个高耸的肩膀和悬停的手臂介入你的生活,站在你的旁边。霓虹灯连接了这个庞然大物的梁架,在晚上这个装置会被打开发出明亮的光芒。在中间的位置,或者说是核心位置,作者制作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机器人脸图案,这个图案有丰富的表情,或是微笑或是眨眼看着你。

这个作品所强调的元素已经成为了DOMA集团经常使用的手法:这个概念的每一个举动都引起了观看者的反响,并且创造了一种美妙的气氛,这种荒诞的手法诙谐得使我们对现实社会进行反思,并且改变了我们回家路线上的天际线。当我们以为这只是另外一个高压电塔时,电塔展现出了巨大的机械轮廓与骨架,还有上面霓虹灯组成的表情映入你的眼帘,你会觉得这是个令人难忘具有性格的生命体。

免责声明
标签:国际公共艺术奖    国际公共艺术协会    艺术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奢华私语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