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四川日报记者周伟)今年1月27日,四川省食药监局发布了今年第2批食品抽检信息。至此,自去年“3·15”以来,我省已对外发布了14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共抽检27类、15536批次食品。其中合格14917批次、不合格619批次,合格率为96%。
在最新公布的619批次不合格食品中,生产经营单位以个人、小餐饮等为主,但也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和产品。如北京二锅头酒、绵春贡酒、“好吃点”、遛洋狗、思全、阆州原香手工酱油、老峨泉水等,其中如老峨泉水等还是两度上榜,不合格原因主要为菌落总数超标、二氧化硫、氨基酸态氮不达标等。此外,去年底在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的抽检中,美乐牛肉酱等知名产品也曾登上黑榜。
针对上述不合格食品,省食药监局已在抽检信息发布前,要求相关市(州)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依法查处,责令违法生产经营企业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消费者可以放心消费。
相关阅读》》
四川619批次问题食品被曝光 北京二锅头、好吃点、遛洋狗等名牌上榜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周伟)今年1月27日,省食药监局发布了今年第2批食品抽检信息。至此,自去年“3·15”以来,我省已对外发布了14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共抽检27类、15536批次食品。其中合格14917批次、不合格619批次,合格率为96%。全年14期、15536批次,相当于每个月就有一批次抽检信息公布,每天都有42批次食品接收抽检、有2批次食品倒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如此高频率曝光背后,折射出了监管部门监管方式的重大转变。
“食品药品抽检信息将一律公开,这是今后各级食药监管部门必须建立的基本工作制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局长毕井泉在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明确表示,要让信息公开成为食品药品监管的新常态。省食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姚义贤也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及时公布抽检信息,就是要把食品安全与企业的‘身家性命’牢牢地捆绑在一起,让消费者知情、‘用脚投票’,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
哪些知名企业上了黑榜?
在最新公布的2016年第2批食品抽检信息中,有8类、2084批次食品接受抽检,仅有2批次食品不合格,是自去年以来,省食药监局共发布的14期食品抽检信息中,合格率最高的一次。不合格率最高的为2015年第2批次抽检,当期在接受抽检的1873批次食品中,不合格食品达到了229批次,不合格率为10.89%。但总体而言,我省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较高,达到了96%。
记者查阅14期、27类、15536批次食品抽检信息发现,在不合格的619批次食品中,生产经营单位以个人、小餐饮、小作坊和小企业为主,但也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和产品。如北京二锅头酒、绵春贡酒、“好吃点”、遛洋狗、思全、阆州原香手工酱油、老峨泉水等,其中如老峨泉水等还是两度上榜,不合格原因主要为菌落总数超标、二氧化硫、氨基酸态氮不达标等。此外,去年底在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的抽检中,美乐牛肉酱等知名产品也曾登上黑榜。
哪些类别食品问题最集中?
记者对上述619批次问题食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619批次不合格食品中,白酒品类占比最大,有264批次,占比约为43%,占据了不合格食品的一小半。除此之外,占比较多的还有饮料、肉及肉制品、餐饮休闲食品、调味品等,尤其是餐饮休闲食品和矿泉水不合格批次较为集中,在今年第一期抽检中,就分别有19批次和12批次不合格。除这几大门类食品外,其余如豆及豆制品、乳制品等产品门类合格率较高,较少或未抽检出不合格产品。
作为重灾区的白酒品类,在264批次中有近200批次问题集中在非法添加甜味剂上,包括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等都属甜味剂,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透露,根据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白酒产品标准规定,白酒中不允许添加甜味剂,“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同时增加产品的口感,在产品中添加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等甜味剂来调节口感。”而肉及肉制品、餐饮休闲食品及饮料,问题都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硫残留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超标上。
他们将接受哪些处罚?
针对上述不合格食品,省食药监局已在抽检信息发布前,要求相关市(州)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依法查处,责令违法生产经营企业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消费者可以放心消费。对问题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省食药监局已进行了罚款等行政处罚,同时进行了公开曝光。此外,在省食药监局确定的第一批100家重点抽检的食品生产企业名单中,将一部分风险较高或在省食药监局此前的抽检中有产品登过“黑榜”的企业纳入,如饮料门类中的成都达利食品公司、糖果及可可制品中的四川爱达乐食品有限公司等。
不仅如此,今年我省还将出台《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根据省食药监局刚刚公布的《省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规定,对“未经许可,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受到行政处罚的”等情形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将被纳入黑名单,而一旦纳入黑名单,将通报投资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金融机构,企业参加产品招投标、商标品牌评定等活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拟建议相关部门取消其资格,让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