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往往需要承受痛苦。在印度教中,“苦行”被认为是进入天堂,最终得到“神”的眷顾的一条捷径。苦行僧,一般比喻为实践某种信仰而实行自我节制、自我磨练、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忍受恶劣环境压迫的人。在古代中国也有类似说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事实的确如此,许多大师,为了自己的理想,都一直承受了痛苦、寂寥,最终通过坚持,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大师大多承受痛苦、寂寥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1903年, 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好景不长,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几年内,居里夫人有多篇著名论文发布。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短短十年连获两次诺贝尔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许多大师,不仅仅承受着人世间的痛苦,有的还可能一生都得不到承认,但却仍旧坚持自己的理想。承受着不被理解所带来的寂寞。
19世纪伟大的艺术家梵高,尽管在当代人尽皆知,但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却没有任何掌声,反之只有孤独、贫穷,与不被理解。
梵高是个聪明的人,也是个性情中人,他年轻时被公司解雇,爱情亦不被认可。他当过教师,在矿场做过牧师。30岁以后,他来到法国南方小镇建立艺术之家,创作了大量画作。但这些画作在当时并不被世人所熟知。后来,梵高又因患精神疾病(后人研究很可能仅是癫痫)而被投进了精神病院。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他创作出 了之后最为出名的画作。1890年,梵高开枪自杀,参加他葬礼的人寥寥无几。梵高最好的朋友把其书信画作整理并出版,直到1914年,梵高和他的画作才渐渐被世人所接受。
有人说,梵高作为一个大师,其世界太超前,作品无法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可。事实上,不仅是梵高,曹雪芹也忍受了终生的贫困,阿斯科里还因坚持科学被处以极刑……但是,这些痛苦、寂寞,这些无疑是成为一个大师的高昂成本。
成为葡萄酒大师的成本又如何?
葡萄酒行业中英豪无数,但能够被称作大师的人,却依然寥寥无几。原因无非在于,成为一名葡萄酒行业中的人上人,依旧需要承受许多。
人们都熟知罗伯特·帕克在葡萄酒行业的大师地位,但又有谁知道,罗伯特·帕克在成名以前,曾因家人认为葡萄酒行业没有前途,被建议放弃专注于葡萄酒工作。
罗伯特·帕克对葡萄酒产生兴趣始于1967年,这距他一战成名的1982年相距16年。在这16年中,他始终都自掏腰包品尝各种不同的葡萄酒。
1978年, 罗伯特·帕克向其母亲筹资2,000美元创办了《葡萄酒倡导者》,专门刊载他对世界各地葡萄酒的评价和评分。帕克每年几乎有1/4的时间都在那些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度过,品尝各式各样的葡萄酒,而剩下的时间则回到家乡继续品酒。他将品尝的葡萄酒评价和评分刊登在他创办的《葡萄酒倡导者》杂志上,并且不接受任何广告。
但对于初出茅庐的罗伯特·帕克,高傲的法国葡萄酒商和酒庄庄主们并不把他的评价和评分放在眼里。而朋友和家人则建议他应在自己的本专业法律方面达到取得更高的造诣,因为葡萄酒写作只是一个浪漫而没有收益的专业。
被大师认可的酒,同样拥有“高成本”
同样作为大师的让·路克也指出:赶赴各个产区品酒,是一件耗费精力、耗费金钱的事。特别是在默默无闻,大家都不看好你时。敢于这样不断去做的,往往都对葡萄酒拥有至高无上的爱。但只有这样一路走来,才有可能最终实现梦想。
让· 路克在1983年,也就是他38岁时,便突出重围,一举荣获首届全球侍酒师比赛。但无论是在赛前还是赛后,让·路克每个月仍会坚持走访欧洲各大产区,有时还会飞到西班牙一些极小的村庄,目的只为品酒、选酒。这样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如今的让·路克,不仅仅对葡萄酒的产区、葡萄酒的香味更为专业,还深谙葡萄酒的酿造哲学、商业哲学、侍酒哲学,以及人的哲学。如今的让·路克,无疑是一位大师,但这样的厚重,也无疑是多年的修行所换来的。
大师的作风,往往是深入浅出,大师选出的酒,也镶嵌着他一生的经验。
在谈到为中国人选酒时,让·路克表示,“品酒大师”系列酒款主要遵循了四个基因。“其一,酒色明亮;其二,酒体浓郁,单宁厚重;其三,带有浓郁果味;其四也是最关键的,价格合理。所以我会在全法国境内按标准选择五款品酒师大师葡萄酒系列(一款白,四款红),这些酒虽然出自小酒庄或酒农,但其品质可以媲美有些知名酒庄酒。”
多么简便明了,却又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