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葡萄酒的四个常见陷阱 下单需谨慎

骈邑先生
骈邑先生
2014-07-13 08:01:30
来源:风尚学苑

购买葡萄酒的四个常见陷阱

图片来源:jasoncprater.com

有个朋友曾经在西班牙出差时领教了国内葡萄酒促销员的恐怖之处。由于是核心技术人才,公司要求他出差期间手机保证24小时畅通。结果他总是在西班牙当地时间半夜两半点左右被电话铃声吵醒:“先生您好,我是某网的某某,现在我们有款酒正在促销……”拉黑、投诉、发飙,结果都只是第二天一个新的号码和新的促销员来,持续近一周,自此他对该网站深恶痛绝,势不两立。

如今只要是经常通过网络渠道买酒,或者经常在酒会上交换名片,就偶尔会遇到葡萄酒销售人员打来直销电话。这几年他们的技巧也在突飞猛进中,几乎能与电话诈骗的花样技巧一较高下。记得去年初,打给我的电话都还是非常事务性的“先生您好,现在我们有款酒正在促销……”。今年已经变得格外活络,一接电话就是颇具江湖气的吆喝,有时还欲迎还拒的,诸如“王哥啊,有日子没来消费啦,我老劝你喝酒多对身体不好……”之类。巧的是不单在国内,英国促销员的套路也是如出一辙,上来就说“是杰西斯么?我这里是Colchester葡萄酒公司,你好像最近一直没在我们这里买酒嘛……. ”问题是,这个电话就是打给全英国最有影响力的葡萄酒评论家杰西斯·罗宾逊大师的……促销员女士,您真是条汉子!

换位思考,葡萄酒行业的电话直销员们确实也是辛辛苦苦的打着电话、费尽口舌,图一份自己的提成业绩。但既不体恤接电话人的心情,又不下功夫了解产品,只顾着一味的忽悠和强行推荐,何尝不是毁了自己公司的牌子。 在这里,知味向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卖酒陷阱,请大家注意:

一些常见的电话销售陷阱(网购同样适用)

一味强调AOC等级和产地

法国的AOC等级和好酒,或者高性价比的酒之间,毫无对应关系(请看知味的热门文章AOC是什么意思?)。一些粗制滥造的法国AOC葡萄酒同样可以非常廉价,甚至还不如一些奥克区餐酒或者新世界葡萄酒来的美味,所以就算低于100元,也不是你非要掏腰包的理由。

还有很多电话销售都会声称有一款产自波尔多或勃艮第的VDF/VDT餐酒,因此比AOC的便宜实惠很多。但是实际上,VDF或者VDT葡萄酒从没有“原产地”概念,这都是为了借助这些大名气的产区而硬掰出来的亲戚。知味葡萄酒杂志团队的成员里,就有人被推销过来自勃艮第的“餐酒”,采用西拉,歌海纳,佳丽酿混酿……实在是造假都不专业(专业人士更可尝试在淘宝搜索“勃艮第餐酒”,相信能看到不少笑话)。

莫名其妙的便宜“老酒”

买那些年份在2010年以前,但平均每瓶价格不足80元的葡萄酒时请格外谨慎。大部分廉价的葡萄酒是希望上市后在一两年内被人喝掉,而非用于陈年,这些便宜的葡萄酒很可能滞销了很长的时间,被商家清仓甩卖。之前的仓储,运输都条件不为人所知,很可能口味已经是带着酒精味的醋甚至酱油。同样,不要购买什么2012年份(甚至更老)的薄若莱新酒(Beaujolais Nouveau),这些酒款本就用于在上市的年份被人饮用,保存两年,实在太过勉强。

过度吹嘘的“老藤”

很多电话销售或者网店会把老藤吹捧上天,但不管对方如何舌绽莲花,你要知道的是在他们的所有说法里,有一句绝对是真的——老藤确实产量更低。卖给你的价格又便宜,产量还比正常的酒更低,这些酒庄要不是铁了心要把自己整破产,就是又是卖家在忽悠了。其实对于很多葡萄藤来说,20年根本称不上“老”,而那些真正的老藤,也和抗衰老能入药没什么关系,更不等同于能买的更贵,更值得一喝。(法国所有真正由老藤酿造的葡萄酒酒标上会标注:vieille vigne,到底对酒产生哪些复杂影响,请看知味上另一篇文章:老藤好酒背后的秘密)

推销一整箱不认识的葡萄酒

炎夏将至,这段时间很多网站都在做整箱优惠的活动,电话里就更别提了。但强烈建议不要在自己从没买过酒的地方,一次性购买大批量不了解品质的酒。即使是全球最顶级的酒评人,也不可能但靠几句广告词就断定一款酒的品质。更何况这些酒可能会在接近40度的高温下辗转几日才送到你手上。如果有想尝试的酒款,先购入一两瓶,等喝过觉得值得购买时,再多买点也来得及。永远别信那些第一次来电话就称兄道弟的促销员,特别是他们说什么“专门给你留的最后一箱。”

免责声明
标签:葡萄酒    葡萄酒销售    酒庄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奢华私语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