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里避世茶生活

Gill
Gill
2014-01-10 00:13:00

武夷山的好水,好茶

武夷山的好水,好茶

进山的第二天遇到难得的好天气,我清晨5 点起了床,在薄雾中与朝阳一道入山去问茶。武夷山不高,爬起来并不累,清晨山林的静谧妙不可言。大清早起床的我准备到武夷岩茶的核心山场——慧苑坑去看看:那里不仅有茶,还有座古刹——慧苑寺。

寺庙在武夷山玉柱峰下,竹林幽篁,茶园绕宅,草木葳蕤。慧苑寺建筑简朴雅致,有如乡居。寺中只有两位僧人,一老一小。年长的僧人已届八十,当家的是较为年轻的和尚,号“天喜”。每有人至,天喜师父便在后院以茶相邀。

从寺门入,随梵乐指引直入后院。幽静的寺院沐浴在晨光中,做饭的阿嬷把笋干晾晒在庭院里,几双僧鞋,洗净的僧衣挂在竹竿上,清凉入眼。从阿嬷处得知天喜师父一大早就出山去了,院子里摆着茶具,阿嬷让我自行烧水泡茶。一个人坐在老式茶桌前,听壶中松声渐起,青山竹影入心。

80 多岁的老僧刘师父从菜地里走来,大概是刚做完农活,见我一个人坐在院子里饮茶,便一道坐下来休息。刘师父平日里几乎不说话,见人便“阿弥陀佛”,除了种菜念经,便是点香劈柴。今天他主动与我讲起了话,一讲便是2 个小时。从年少饥荒、战乱逃难讲到出家为僧。80 多岁的他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依旧过着十分俭朴的山人生活,每日4 点钟起做早课,打理菜园,劈柴点香,吃简单的饭菜,却知足常乐。

由于用炭火反复烘焙,岩茶有种特别的茶叶都不具备的独特香味

由于用炭火反复烘焙,岩茶有种特别的茶叶都不具备的独特香味

进山来的茶工越来越多,寺院变得热闹了起来。我向刘师父告别,启程去下一个山头,一位隐士栖居的地方——磊石道观。磊石道观位于武夷山马头岩下,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处于非常规旅游景区,外人鲜知,我却常去。道观只有一道长、一老者、一猫,茶山成片,兼有桃树、梨树、菜园。道长姓陈,以读书弄箫为乐,学问很高,品性清雅,爱养兰,自己做茶,常与来者品茗论道,是一位隐士。武夷人皆知“马肉”,即马头岩肉桂,产于道观旁,是武夷岩茶的上品。今天天气很好,道长应该在做茶。

大约1 个多小时的山路,我抵达了马头岩。在道观门前碰到了止止庵的云水道长,背上挎着一竹篮茶青的他从茶山中缓步走来,他来帮陈道长采茶。道观的院子里摆着正在摊晾的茶青,这是武夷岩茶制作的一个步骤:晒青。磊石道观因为没有自己的茶园,采摘的皆是自然生长的茶树,传统的手工茶方式,一切合乎于道,有一股天然旷达的野气。

陈道长依旧坐在他的老位置上给每位路过的客人泡茶,一坐就是四五年的光阴,板凳上的坐垫已经破烂得不行,他说这是他的使命:弘道。一起喝茶的是云水道长带入山的北方客人,他们正在请求道长赐字。道长欣然应允,领着他们到了书法台,挥毫泼墨,酣畅淋漓地写了几个字,道长的书法写得很好。写完字的道长明显来了兴致,取出自制的长箫,站在院子里吹了起来,深沉浑厚的箫音在青山中穿越,恍惚间思绪飘得很远。

箫毕,道长走到院子里摇青。摇青是茶叶制作的一道工序,走水是摇青的主要目的,最考验制茶者的臂力和耐力。


摇完青的道长取出一壶昨晚刚做好的野茶与来者分享,火气未除,也很好喝。

道观没有从外牵电线,早上老人家烧好水灌在开水壶里,用来泡茶。有时候来访者多了,便要临时取炭烧水,水是从岩壁里流出的石乳泉,甘甜丰腴。这里仍保持着最原始古朴的隐士生活。

止止庵的云水道长不喝茶,只饮水。

因为他正在辟谷(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已经是第7 天了,准备辟谷半个月。他看起来气色很好,上山采茶,和常人无异。

谈话间已是午时,老人家告诉我们可以吃饭了。云水道长因为辟谷,便趁着我们午饭时背着竹筐又上山去采野茶,他今年是第一次参与制茶,看起来兴致很高。

斋菜很丰富,几乎都是陈道长自种的蔬菜和一些山里的野菜,春笋、蕨类、腌菜干、香菇……磊石道观仍旧用的是传统的土灶大锅,做完饭后的余火便取出来烧泡茶用的水。这样传统的烹饪方式在如今的城市里几乎绝迹了,做出来的饭菜极为好吃,当然少不了老人家的好手艺,午饭很愉快。在武夷山的庙宇吃斋饭,经常碰到相似的情况,远方的客人会把我拉到一旁,悄悄地问我是否需要付费。在武夷山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庙里不会强制收取膳费,但是作为香客,我们须把恰当的费用当作随缘功德投入功德箱。

饭后依旧是品茶论道,道长偶尔去摇青。时光过得很快,一天的光阴就要结束,我的问茶之行却还意犹未尽。我向道长告辞,准备取道天心峰,夜访同样因禅茶出名的天心永乐禅寺。天心禅寺离马头岩不远,半个多小时的脚程。

一路映山红摧枯拉朽地开着,茶农们依旧忙着采摘茶青,山崖间有白鹇在悠然踱步。溪声、鸟鸣、茶香,山野的清欢一路伴随。

处于“晾青”工序中的茶叶。

处于“晾青”工序中的茶叶。

路上心里嘀咕:从前只是远远地与天心禅寺的住持泽道法师谋过一面,未曾听其讲佛论禅,不知此次夜访是否有缘一会。机缘便是如此巧妙,抵达天心禅寺时已是迟暮,只见院子里泽道法师一袭僧衣,翩翩而立,仿佛是约好的一般,问我是否赶上了斋饭,面容和善。

院子里坐着很多人纳凉,大部分都是天心禅寺从江西请过来的茶工,帮忙制作禅茶。有人给法师搬来一把椅子,我也坐在茶工们中间,大伙儿要求法师讲课,法师应允了。在泽道法师坐下的那一刻,蛙声蝉鸣显得寺院愈加寂静。

泽道法师说了许多平常的话,却有着很深的佛理,耐人寻味。讲课间,寺里的晚钟响了,声音很大,在暮色的山野中久久回荡着。谷雨后的几日,一年一度的春茶采摘便陆陆续续开始了,这是武夷山一年之中最不可错过的风景。

从年前就开始下的雨连绵不断地一直持续到茶季,偶然的几日放晴,山中便像炸开了锅一般闹腾。

茶农忙着把茶青采摘下山,茶是不会等人的,过了时日便老了,不可用了。

谷雨后,武夷山迎来一年中最热门的时光。

谷雨后,武夷山迎来一年中最热门的时光。

武夷山时令美食

转山喝茶,论道听禅,却也离不了美食。武夷山的吃食山中取材,虽不甚精细,却难得自然清新。

【笋饼】四五月份的武夷山是盛产竹笋的时节,山里人爱做笋饼,既因为美味,也因为笋饼可以长期保存。笋饼的制法很简单,先将春笋去壳,后放入锅内煮熟,待熟后捣烂,再按比例配上米粉、红酒糟、辣椒粉、食盐、香料等一起倒入笋泥中搅拌均匀,入锅蒸熟,待冷却后捏成圆饼再晒干或烘干。

【金樱子花饼】以金樱子果入药泡酒很常见,但用金樱子花做饼可能就是闽北地区的特色了。在武夷山当地,称其为“刺花”,花期是四五月份,每到此时,菜市里便有小贩兜卖,洁白如雪的金樱子花是好吃者的福音。用新鲜采摘的金樱子花混合米浆油煎,米浆里要预先搁好糖,煎得外酥里嫩,甜香软糯。

【芙蓉羹】闽人吃芙蓉古来有之,这里的芙蓉指的是木芙蓉。木芙蓉又名“拒霜”,花期在秋季,每到此时菜市有老者贩卖新鲜采摘的木芙蓉,武夷人爱食芙蓉汤,与豆腐同煮,汤很清滑;也会拌入蛋液同煎,多种制法。同为锦葵科的木槿花也入花馔,做法与木芙蓉相同。

【花茶】人多知茶之香,而不知茗花之香。在武夷山,茗花为茶饮已经在山人的茶圈里小范围的流传了起来。也许茗花茶的味道不能真如茶味之甘醇力厚,但是其中的幽趣却妙不可言。茗花开在深秋,从山中采下,烘干亦可晒干,撮一些到盖碗里,就着热饮,闻之清香,尝之微甜。

免责声明
标签:武夷山    避世    茶生活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奢华私语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