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点:肉桂蛋糕+鲜榨橙汁
夜市上的甜品档往往没有固定摊位,放在平板手推车上游走叫卖,往往走两步就会被顾客拦下来。阿拉伯人都嗜食甜品,看看他们水桶般粗壮的腰围就知 道。但对一般中国人来说,那甜品甜得太惊人了,那些寿司般大小的点心,阿拉伯人一次起码吃十几二十块,我们吃一两块就要腻死了。所以,做得精致诱人的点心 只能看看,真的想吃也别贪多,别嫌甜品分量小,适可而止。
琳琅满目的甜点
不太爱吃甜食又具冒险精神的人,不要错过肉桂蛋糕和肉桂茶。卖肉桂蛋糕的摊位在大排档摊位的最外围,很好找,看见桌面摆着一盆“巧克力蛋糕”和 许多瓶瓶罐罐的就是。看起来像芝麻巧克力蛋糕的,没有巧克力味,倒吃得出肉桂味道,细腻中有点辛辣,不算很甜。辛辣味的蛋糕并非人人能接受,但一辈子来一 次摩洛哥,不妨挑战一下味蕾。
肉桂茶
与之搭配的还有肉桂茶,用桌面上那许多瓶瓶罐罐里的香料调配而成,肉桂的味道独特,容易辨出,此外还加了什么香料就说不出来了。想喝“正常一点的”,那就鲜榨橙汁吧。绝不掺水的鲜榨橙汁,一大杯售价不超过人民币3元。
简化版:酷司酷司和塔津
狄玛爱佛纳广场的饕餮大餐固然豪华,摩洛哥人平时也吃得毫不含糊。摩洛哥的南北口味固然有所差异,但全国人民都吃酷司酷司 (Couscous)。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的酷司酷司,原意为粗粒小麦粉,类似于我国北方的小米,是摩洛哥乃至北非、中东、南欧甚为盛行的主食,也 指一种用粗小麦粉烹饪而成的摩洛哥主菜。
柏柏尔族人家的正宗酷司酷司
酷司酷司看似简单,也就是几种蔬菜、肉下面铺了一层粗粒小麦粉,其实做起来工序颇多。先炮制一锅浓鸡汁,把加了鸡汁的小麦粉蒸熟,敷上陈年奶油 再蒸,反复三次,直到鸡汁的甜和奶油的香都被小麦粉吸收了,透出黄澄澄的诱人色泽。然后,在小麦粉上放一层鸡肉,鸡肉上方,用切成长条的胡萝卜、葫芦瓜等 瓜菜堆成金字塔形,最后盖上圆锥形的陶罐盖子,小火慢蒸,蒸到蔬菜和肉都松软入味了才上桌。
《射雕英雄传》里写黄蓉做“二十四桥明月夜”,把豆腐放入火腿内吸火腿的鲜味,而酷司酷司最好吃的也不是肉或瓜菜,而是在底层吸尽精华的小麦粉 ——松软而馥郁,香甜不腻,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这一路吃到最美味的酷司酷司,却不是在知名饭店,而是在进撒哈拉沙漠的路上,柏柏尔族司机带我们去他家 歇脚,顺便分了一点他家人的午餐给我们吃。我不由得惊叹:原来摩洛哥最牛的大厨是乡间农妇!
塔津(Tajine)是另一种摩洛哥主食,一般只有肉类,不放蔬菜和小麦粉,但也跟酷司酷司一样用陶罐慢烩数小时。但营养齐全的酷司酷司才是我的最爱。
说起来,陶罐是摩洛哥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炊具,主食都是用陶罐做的。就连做游客生意的市场,彩绘小陶罐也处处可见。常见的陶罐有两种形状,一种是桶装,上下稍细,用来熬羊肉和牛肉;另一种是圆锥状,用来做酷司酷司和塔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