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沈教授”
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花神大道19号的通灵总部门禁森严,走廊各处摄像头密布。
4楼是通灵最神秘、安保最严格的地方。从楼下往上望,窗帘拉的高度都是统一的——这是通灵公司存放珠宝的所在。
同行的摄影师很想拍出那种纸醉金迷的感觉,却被告知:这基本是“mission impossible”。全公司上下,只有沈东军和商品部的若干员工有进入4楼的权限。
身为运营一中心总经理的易春秀说自己到4楼的权限也只能到办公室,“而且,事先必须预约。”
创业15年来,通灵公司的货品损失率控制在100万以内。在珠宝行业里,这是一个奇迹。和其他行业不同,哪怕丢失一颗米粒大的石头,损失就可能高达几十万甚至百万。
“这15年,通灵发展比较快,但走得比较稳。这是靠他不停地学习,通过系统、架构、流程不断地实践他的理念得以实现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忻榕教授评价说。
开出第二家门店时,沈东军就开始考虑对公司进行制度化管理。
2002年,常务副总裁王芳被沈东军通过猎头挖到通灵来。之前,她在麦当劳(中国)负责人力资源部。回忆起11年前的面试,“我只说了两句话,都是沈总自己滔滔不绝地在那里说。”他画了一个很大的饼,大到足够把她留了下来。
王芳的到来,给通灵公司带来一整套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流程管理体系。
随后,易春秀等一批职业经理人陆续加盟通灵。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跨国公司工作过,系统性好,执行力强。慢慢地,沈东军建立起一个由职业经理人为主的高层管理团队,褪去了原有的家族企业色彩。
忻榕教授说,在她所认识的企业家中,他是把系统流程和人力资源杠杆发展得非常好的一个,“包括企业绩效考核的机制、企业文化考核的创建、人才的培训。”
1997年创业之初,沈东军就在香港科技大学在南大办的MBA班就读。忻榕和南大商学院副院长韩顺平都是他那时起的授课老师,他们也见证了通灵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
“爱学习,勤奋,进取”,韩顺平评价道,在商学院一干忙碌的企业家学员中,沈东军是那种难得一见的模范好学生。“他很认真,课前预习,每次作业都是认认真真做,在课堂上是提问、发言、讨论最活跃的那一个。”
商学院的同学们给他取了一个不无戏谑色彩的称号——“沈教授”。
他又陆续读了香港科技大学EMBA、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后。
在不久前义乌的一次EMBA班同学聚会中,“沈教授”用PPT演示了自己对企业管理的最新思考——“通灵六问”。
这是他正在全公司上下推行的管理新课题,取材于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组织五问”。他要求每一个通灵员工都针对各自的职位提出自己的“六问”。
那么,他的“六问”呢?
沈东军兴奋起来,打开手机里的文档,和记者分享起他身为公司CEO所思考的“六问”。
“他很爱思考,学了以后就去实践,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进行创新性地实验。实验过后,就进行总结、提炼,然后写书。”忻榕教授说,“他真是自己去写的,写的目的是为了分享,在班上分享,去商学院讲课。这一点,他做得非常出色。”
古人历来有“立德、立功、立言”的说法,沈东军显然更钟意后者。早在2008年,沈东军就出版了《组织智慧-21世纪企业盛衰的秘密》,并迅速成为部分学校EMBA的辅助教材。
书中,他首次提出了“组织智慧”这一独特理论,忻榕教授为其写推荐信, “在如何使企业持久发展方面,使人们终于聆听到了来自东方的原创声音 ”。眼下,他正在计划写作他的下一本管理著述。
“接下来这本说不定会成为中国最畅销的管理书,”他又开始为自己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