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珍贵莫过公映:奥斯卡在新中国
建国之后,好莱坞电影对华出口的大门也就从此关闭。建国初期美国电影虽然还有上映,却已经没有新片进口,到1950年美朝战争爆发后全面叫停。1956年英国电影《孤星血泪》在国内上映,则可以看做是奥斯卡重回中国银幕的开始,即使它的上映日期比国外晚了整整十年。随后1958年的《王子复仇记》则是建国后上映的第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四年后上映的《红菱艳》也是一部英国影片(可资参考的背景是英国于1950年即承认新中国)。这些电影几乎都由上海电影厂译制后上映,邱岳峰、李梓、尚华、毕克等人的配音赋予这些电影更多的魅力。
这种微妙的抬头很快被“糖衣炮弹”理论所压制,奥斯卡从1962年之后再度和中国银幕绝缘。但是,即便在最窒息的文革期间,不少优质英美影片仍然以“内参片”的身份进入中国,由上译、长译等译制片厂译制,只是放映范围仅限于几大城市的政府和军队高干圈子。电影演员出身的江青,则长期观摩奥斯卡系好莱坞影片,并指示当时的“八个样板戏”从中学习借鉴。那是一段疯狂的年月,据上译厂当事人回忆,每天的译制工作前后都要先开批判会,认清这些帝国主义影片的腐朽真相后才能工作,完成后的拷贝作为机密件送出,参与者不得透露任何信息。不过其中很多译制片在改革开放后都陆续得到了上映的机会。
直到1979年,由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的奥斯卡获奖片《尼罗河上的惨案》在中国大陆上映,成为改革开放以后最早进入国内的推理影片,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著名配音演员毕克、刘广宁、乔榛、邱岳峰、苏秀等对此片的配音也被称为杰作。该年上映的另一部电影则是查理·卓别林的《舞台生涯》。1982年,罗曼·波兰斯基根据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苔丝》在在中国上映,不过闭塞良久的中国观众不晓得享誉欧洲的波兰斯基的威名,只记住了电影里扮演苔丝的德国美女,颠倒众生的娜塔莎·金斯基。
中美建交则直接给了奥斯卡获奖电影进入中国的契机,除了陆续有零星的奥斯卡获奖老片经译制重映外,美国电影周和各类回顾影展也给了国人和美国片“亲密接触”的契机,而确定片单的重要标准就是曾在奥斯卡获得重要奖项。从1980年到1993年,中国各种电影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但局限在北京、上海几大城市有限上映,共有《骗中骗》、《桂河桥》、《巴顿将军》、《甘地传》、《火的战车》、《克莱默夫妇》、《洛奇》、《乱世佳人》等八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华展映,此外还有《蝴蝶梦》、《王子复仇记》、《炎热的夜晚》等电影于院线上映,即使这些电影比国外公映日期迟了十年到几十年,在当年仍然带给观众强烈的新鲜感。这期间伴随展映的还有一些被公认为艺术性很强的欧洲奥斯卡提名/获奖影片,如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伯格曼的《芬妮与亚力山大》,雅克·塔蒂《我的舅舅》、以及库布里克的《斯巴达克斯》等等。
至少在1994这个录像机刚刚流行的年份之前,人们了解奥斯卡的途径仅止于院线放映和杂志宣传,通过公映渠道和各类回顾展映而进入的电影保证了较高的水准,与那个年代严谨的制作理念不无干系。但对国人来说,正式公映的奥斯卡系电影数量仍然不多,基于地域制约,各类展映的普及型太低,在国内也没能引起持续强烈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