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掺假传闻余波未平,黄金市场再现“李鬼”事件。
近期,中国黄金集团暗访调查发现,仅在上海地区,就有超过30家打着“中国黄金”旗号的公司在进行黄金产销,门店选址往往紧邻中国黄金集团正规店面,但前者所售金条、饰品等不仅质量没有保障,往往不提供发票,售后服务更无从谈起。
“很多投资者投诉黄金质量与不提供发票等问题,我们才发现原来被傍大款了。”一位中国黄金集团人士透露,一旦这些黄金饰品出现掺假,中国黄金集团也将面临不白之冤。
30多家“李鬼”背后,隐现着国内民间黄金回购与置换产业链鱼龙混杂的诸多乱象。
以国内黄金主要加工地之一的深圳罗湖水贝地区为例,云集着数千家不同规模的黄金珠宝饰品加工企业。“其中多数企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操作黄金加工业务,但也存在某些家庭作坊式加工厂偷工减料。”一位熟悉民间黄金加工链内情的人士透露。
民间黄金回购链
“这30多家挂钩中国黄金名号的公司所售金价,比正规渠道低8-10元/克,但通常不提供发票。”前述中国黄金集团人士称,这些公司在门店标识方面同样“用心良苦”,都注明“中国黄金”字样,只是商标图案不同,例如“龙牌香港中国黄金”、“香港龙中国黄金”等。
至于这些公司黄金进货来源,中国黄金集团人士不予评论。记者向其中数家公司询问时,对方同样三缄其口,却强调黄金饰品均货真价实。
上述熟悉民间黄金加工链内情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些公司黄金饰品采购的主渠道,一是深圳罗湖地区大中型黄金加工企业,二是当地作坊式黄金回购加工企业。通常“李鬼”的黄金饰品来自后者。
他介绍说,相比黄金回购官方价格——国内即时金价-2元/克,民间黄金回购公司报价比国内即时金价低30-40元/克,但由于黄金投资者需要出示发票、黄金产品配套证书才能完成官方渠道回购,已丢失相关凭证的投资者就只能通过民间渠道赎回套取现金,上述民间回购黄金在深圳被称为“老金”。
这些缺乏原始发票的老金,容易出现掺假现象。
“在黄金中掺入钨与铱,在技术层面是可行的。”他透露。尽管相关规定黄金首饰加工费基准成本价为3.6元/克,但激烈竞争导致部分中小型黄金加工企业的加工费大幅低于基准价格,最终只能靠掺入钨与铱,稀释黄金成色弥补加工费损失。
“由于批量采购,有时连采购方也未必知道,其中部分金条、首饰被掺假。”他透露,而通常掺假金条和首饰会被运往金饰品成色检测抽查力度偏弱的地区销售,多数老金作为黄金加工原料,在回购渠道已不具备原始发票,导致加工成品也无法提供黄金产品配套凭证与发票。
多家“李鬼”公司人士解释称,不开发票是为了省下5%的营业税,作为促销手段,店家会将部分营业税费让利给投资者。按当前国内黄金每克345元对应17.2元/克营业税计算,他们等于额外多出17.2元/克利润空间,
将价格战打得“游刃有余”。
但前述业内人士则指出,不开发票实则“另有隐情”,由于发票还涉及增值税缴付,而增值税发票是否完整,直指黄金原料真实来源是否合规。
不仅如此,这些黄金饰品没有发票,无法通过官方渠道回购,最终黄金投资者只能以高折扣(通常减值40-50元/克)回购给这些门店套现,或置换更高成色黄金饰品。
盈利空间被挤压
30余“李鬼”公司在上海地区的横空出世,让中国黄金集团着实吃了一惊。
“双方拼的其实是黄金饰品加工费。”一家民间黄金公司人士透露,中国黄金集团金条报价是国内黄金即时价格+12元加工费(包括每日黄金价格波动的损失补贴、相关加工税费、运输保管与仓储费等),而民间黄金公司将省下的营业税补贴在加工费环节,只收加工费4-5元。
“如果跟随降价,等于我们自我承担每日金价波动风险及运输保管仓储等成本开支,盈利空间就更低。”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军坦言。
但是,中国黄金集团维权征途绝不轻松。中国黄金集团暗访调查发现,这些傍着“中国黄金”的“李鬼”,都将公司注册在香港。按照香港法规,他们都属于合法经营,只是借助“中国黄金”名称而已。
而中国黄金集团申请的“中国黄金”商标迟迟没有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因为内地商标法规定“中国”等通用名字不能用于商标注册。一位中国黄金集团人士透露,目前他们只能先注册“中金”商标,避免其他公司以此误导投资者。
记者了解到,即使众多挂钩“中国黄金”名称的公司注册在香港,但黄金采购渠道仍主要来自境内民间黄金回购置换产业链,不大从香港直接进口黄金饰品。因为从香港进口到内地的黄金关税约27元/克,反而让他们的价格战变得无利可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陈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