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又被称为“轮子上的家”。对旅行的人来说,无论房车开到哪里,他们始终是住在自己的家里,睡熟悉的床,吃亲手烹饪的饭菜;他们可以自己决定何时停车,何时启程,能更好地享受旅行。房车文化在中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中国的房车爱好者,不仅玩得不亦乐乎,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中国的房车文化。
停车山水间来场露天电影
四十岁出头的董学民是一个狂热的房车爱好者。几乎每个假期,他都会约上几个朋友,在北京近郊找一个适合出行的地方。在房车爱好者中,他算得上是个级别比较高的玩家,也更会享受房车上的生活。董学民的房车是 2010 年买的一辆依维柯,买来之后就在车上铺了地毯,上车得脱鞋。除了最基本的锅碗瓢盆,在厨房的流理台上还放了一台咖啡机,他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来杯咖啡。车上还有一只红酒箱,备着红酒、4 只杯子、醒酒器和开瓶器。
最让人意外的是,他居然在车后装了一套卡拉OK 系统,开车在外,夜幕降临,酒足饭饱之后,这套卡拉OK 系统就成了大家最好的消遣。
董学民的另一个身份是红蚂蚁户外运动联盟的总经理。红蚂蚁户外运动联盟是一个全国性的户外运动平台,联合了全国若干个俱乐部,主推的就是房车文化,“以房车带动户外生活,由户外生活带动户外游玩的乐趣”。
房车最早诞生于 100 多年前的欧洲,前身是吉卜赛人乘坐的流浪四方的大篷车。而房车在中国的历史只有短短十几年。中国人最早知道房车,是因为一部 1999 年红遍大江南北的贺岁电影《不见不散》。
影片中,落魄的葛优把家安在了一辆房车上。这辆房车虽然空间不大,但是兼具了“房”与“车”两种功能,车内有厨房、卫生间、床、桌椅、衣橱....。.完全能应付日常生活起居。之后,房车渐渐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但更多的是在汽车杂志上,或者是与明星有关的新闻里。
“房车”这个名称在中国也经历了多次变更,有人叫它旅居车,有人称之为露营车,直到近两年才有了“房车”这个固定的称呼。时至今日,房车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房车营造的自由与温馨兼而有之的生活方式,更是受到一些有钱有时间、追求新兴生活方式的中产阶层的欢迎。
尽管如此,比起庞大的私家车数量,中国的房车保有量少得可怜。据 21 世纪房车网创始人王续东统计,目前中国的房车保有量应该在 6000 辆以上。王续东是中国最早关注房车的人之一,他和哥哥一起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房车网站之一——21 世纪房车网,并将网站业务从单纯的线上信息提供,扩展到房车博览会、房车露营大会等线下项目。
虽然从基数上看,中国的房车市场并不活跃。但如果看一下增长速度,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业内人士对房车前景如此看好——据路透社此前的一篇报道,2011 年,中国人购买了约 1000 辆房车,估计从 2012 年至 2015 年,中国房车销量将逐年增长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