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的当代演绎

木桥
木桥
2012-07-10 23:17:47
来源:风尚中国

达利的蒙娜丽莎

达利的蒙娜丽莎

  恐怕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达·芬奇那样,作品屡遭援引,饱受解读。达·芬奇被认为受到上帝的启发,作品被誉为神迹,甚至连仿制品也再三被模仿。有人说,有多少个读者就会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套用一下,有多少《最后的晚餐》就会有多少解构。这幅画的象征意义深厚,比如,约翰的衣服和耶稣的一样;多疑的多玛竖起即将用来触碰耶稣伤口的食指;叛徒犹大是唯一避开光线隐入阴影的人……还有那坚固无比的金字塔构图,都不得不使人们赞叹,这实在是一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叙事画作,观者相信他们所见的是一幅真实的景象。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经典。当某牛仔裤品牌利用《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拍了一则广告时,人们可谓是惊讶万分:十三个裸露上半身的男模特儿只着该品牌牛仔裤出场,他们的气质狂浪不羁,引发了宗教人士的不满。另一个某著名时尚品牌也做了类似的实验,当然,同样引发了宗教热议。其实这两个例子都是利用艺术史中的经典进行再创造,最后通过与经典符号发生意义的错位而期望达到一种幽默的效果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2003年,美国作家丹·布朗出版的一本名为《达·芬奇密码》的小说目前在全球累积销量6千万册,我相信看过小说的人一定比看过达·芬奇原作多很多。小说的中心是个虚构的故事,他假设了耶稣右手边不是圣约翰而是莫大拉的玛利亚,其实是在扭曲人们对艺术对文艺复兴以及历史本身的看法,当然也遭来艺术史家的严厉驳斥。这些让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作品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而此时的经典已经成了商家的噱头。

  同样的情形更少不了《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卢浮宫的镇馆三宝之一,这幅画是唯一的肖像画作品。蒙娜丽莎,这位佛罗伦萨银行家左贡多的妻子,通过达·芬奇的神来之笔倾情微笑了五百年。作为最富盛名的艺术品,它的经典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自1919年,杜尚为蒙娜丽莎添上了那撇上翘的八字胡起,颠覆之作便层出不穷。在超现实主义者、先锋派、漫画家和广告人手中,蒙娜丽莎逐渐成为“被娱乐”的符号,各路人马像滚雪球一样加入这个颠覆的队伍之中,从未见有停下的意思。2011年7月,国内著名家具品牌被指造假,该品牌CEO在媒体发布会上尽管数度飙泪,仍未获得民众的同情。各大网站上也在疯狂转载网友通过PS手段将其照片与蒙娜丽莎合成的图片,以达到对其的戏谑与反讽。当然,这样强烈的反讽效果,是借用蒙娜丽莎的经典地位达成的。

1 / 3
免责声明
标签:拍卖    达芬奇    收藏    艺术市场    艺术史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奢华私语 时尚衣橱